-
便攜產品中的EMI、ESD器件整合應用新趨勢
便攜設備面臨著諸多潛在的電磁干擾(EMI)/射頻干擾(RFI)源的風險,如開關負載、電源電壓波動、短路、電感開關、雷電、開關電源、RF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、帶狀線纜與視頻顯示屏的互連及時鐘信號的高頻噪聲等。因此,設計人員需要針對音頻插孔/耳機、USB端口、揚聲器、鍵盤、麥克風、相機、顯示屏互連等多個位置,為便攜設備選擇適合的EMI/RFI濾波方案。
2009-08-05
-
MEMS市場前景看好 應用領域各顯特色
2008年,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,中國網絡與通信類電子整機、計算機類電子整機、消費類電子整機產量以及汽車電子增速明顯下降,這也直接導致MEMS加速度計、MEMS壓力計、DMD(數字微鏡元件)、噴墨打印頭、硅麥克風等產品需求量快速下滑。
2009-06-05
-
Mouser 與樓氏電子簽訂全球經銷協議
日前,Mouser 宣布與樓氏電子(Knowles Acoustics)簽訂全球經銷協議。Knowles Acoustics是高級聲學元件領先的設計者和制造商。 除在全球助聽器領域中的市場領先之外,樓氏電子還為全球主要手機品牌和消費類電子設備提供MEMS表面貼裝麥克風。
2009-06-01
-
雅馬哈將撤出硅麥克風業務
為了應對經營環境惡化,雅馬哈2009年3月19日公布了包括撤出非盈利業務和削減人工費在內的業務改善措施。因不盈利而決定撤出的業務是鎂(Mg)成形部件業務和硅(Si)麥克風業務。
2009-03-26
-
用MEMS方法制備麥克風刻不容緩
用MEMS方法制備麥克風已是電聲業界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了
2009-03-02
-
Epson及LPI成為Akustica拓展CMOS MEMS產品代工及封裝伙伴
Akustica——全球最小的單芯片MEMS麥克風制造商日前宣布,Seiko Epson Corporation (Epson)與Lingsen Precision Industries, LTD (LPI)兩家公司已經通過認證,成為代工及封裝合作伙伴。這意味著Akustica的合作版圖已經延伸至北美,歐洲及亞洲,將快速提升產能滿足客戶需求。
2008-12-15
-
東芝延后在臺MEMS代工計劃
據Digitimes網站報道,東芝公司日前已經通知臺積電及聯電兩家公司,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,東芝將推遲在上述任何一家公司生產MEMS麥克風的計劃
2008-12-11
-
中芯MEMS出師不利 恩智浦訂單緊急喊停
10月底宣布跨足微機電(MEMS)晶圓代工的中芯國際出師不利,MEMS設備商指出,由于大客戶恩智浦(NXP)原計劃在中芯投產MEMS麥克風,卻因當前景氣不明而緊急喊煞車,這對于整體MEMS晶圓代工市場來說,無疑再度投下一個充滿變量的震撼彈。不過,中芯對此并未予以回應。
2008-12-02
-
2011年MEMS麥克風市場將高達16億顆
全球微機電(MEMS)麥克風市場迅速壯大,預計2011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高達16億顆。
2008-10-21
-
利用MEMS麥克風改善移動設備聲學性能
MEMS(微型機電系統)麥克風外形較小,與目前廣泛采用的駐極體麥克風相比,具備更強的耐熱、抗振和防射頻干擾性能。由于強大的耐熱性能,MEMS麥克風采用全自動表面貼裝(SMT)生產工藝,而大多數駐極體麥克風則需手工焊接。這不僅能簡化生產流程,降低生產成本,而且能夠提供更高的設計自由度和系統成本優勢。
2008-10-17
-
麥克風放大電路
本文設計的麥克風放大電路電路采用低噪三極管9014,信號放大20倍左右,可推動耳機、一般功放、低音炮等。本電路設計的最大特點是:1、有效的抑制呼嘯聲的產生(實驗結果喇叭和話筒距離小于0.5m時才會產生輕微的呼嘯聲);2、輸出頻率限制在300~4000Hz之間,完全滿足人聲輸入的要求,是通過無源帶通濾波器實現,同時可以大大抑制呼嘯聲。
1970-01-01
-
麥克風有回音
什么是麥克風?隨著社會的發展,科技也日益蓬勃發展,我們都必須掌握科學知識來推動社會的繼續發展。接下來,我就為大家講解麥克風的內容,希望對廣大的讀者有很大的幫助。
1970-01-01
- 智能設備的“耳朵”:MEMS麥克風技術與選型指南
- 南芯科技SC6258XQ發布:以ASIL-D安全等級重新定義車載MCU供電
- 破解光纖資源瓶頸:Coherent高意推出業界首款雙激光100G ZR相干光模塊
- 如何選擇蜂鳴器?壓電與電磁的全面對比
- 投影光源技術革新:艾邁斯歐司朗推出首款單源集成激光器PLPM7_455QA
- 投影光源技術革新:艾邁斯歐司朗推出首款單源集成激光器PLPM7_455QA
- 如何選擇蜂鳴器?壓電與電磁的全面對比
- 神眸進駐全球首家人工智能6S店,共創智能守護新未來
- 智能設備的“耳朵”:MEMS麥克風技術與選型指南
- 振動器核心技術突破:國產驅動IC的挑戰與機遇
-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